河南省,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中原沃土,华夏之本。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53个市辖区,人多地广,物产丰富。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是真正的中原之地。
河南有一地级市,自出道以来,便为秦朝一统六国做着贡献,如今虽身在河南,但心却在关中平原,民众有老秦人的风范,特别是独特的黄土塬地貌,与河南一望无际的平原特征相比,它是那样的格格不入,而且它的民俗人文与河南文化完全是差别巨大,它在河南人眼中的存在感极低,甚至有些没有学过地理的人不知道它也属于河南省。称它为河南省最不河南的地级市毫不为过。
这个地级市就是三门峡,三门峡得名于一个上古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它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西接关中,北邻三晋,东守中原,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三门峡不够出名,那么函谷关总该有点名号了吧。作为中国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雄关要塞,函谷关在《过秦论》中被狠狠地夸了一句——“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巡而不敢进” 。
入秦必先入函谷关,破秦必先破函谷关,函谷关成为了关中的门户。如果当时刘邦不绕过函谷关直逼咸阳,秦朝不可能那么快灭亡。如果项羽继续定都咸阳,仰仗函谷关的牢固,即使项羽没有一统天下之心,但好歹可以称霸一方,不至于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函谷关是关中的门户,三门峡便是入关的要塞。三门峡有了函谷关的易守难攻,在战略意义上更加重要了,三门峡人与关中人有着很深的情谊,三门峡人守卫函谷关,关中人便是三门峡人的后备支撑团。
三门峡大坝的修建,让这本来很和谐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整个陕西开始与三门峡为敌。
修建三门峡大坝从一开始就有反对的声音,竣工一年后,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
三门峡水电站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有水利专家把今年渭河流域水患成因怪罪于我们后,渭河周围的领导们似乎也理直气壮起来,恨不得立刻炸掉三门峡工程而后快。”
在郑州会议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在汇报中尖锐地提出:“三门峡库区问题已经绵延了40年,积淀的各种矛盾已非我省所能解决,矛盾的发展完全是由三门峡顾及自身利益和下游利益造成的。”
近些年,三门峡大坝所产生的矛盾慢慢地消退了。三门峡作为河南省边缘城市,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必然很低,毕竟作为边缘城市,是陕西血统还是河南血统很难定义。到头来,三门峡落了个娘家不爱夫家不养的境地。
文章来源:《陕西水利》 网址: http://www.sxslzz.cn/zonghexinwen/2020/101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