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陕西)孤儿教养院院长 张子宜(1881~1964)
民国二十一年(1932),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3月5 日,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决议:以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随后林森赴陕视察。彼时,西安孤儿教养院在坎坷中已走过十年,由于张子宜倾心投入社会慈善事业,使孤儿院在全国影响很大,同时张子宜又是辛亥革命先驱,故林森在西安期间专门视察了西安孤儿院。
他全面地巡视了孤儿院教室、操场、办公校舍及果蔬园等,深入了解教职员工、教育、教材情况、学工系列科目及孩子们毕业后去向等,事无巨细,褒奖了张子宜的善举。当了解到张子宜在陕西又做了许多显著慈善事业后,感触良多,当即批评有云:陕西除吊儿嘴水利工程及先生(张子宜)所办之孤儿院外,余皆为苛政,此盖由于先生之事业伟大,目的正确,慈善为怀,始有此好评也。
回去后在国民政府开会时,再次谈起陕西视察感受时说,西安孤儿教养院办的很好,影响很大。特别是张子宜深受广大百姓称赞和尊敬,陕西有三位备受社会称赞的人,一为水利专家李仪祉,二为报人张季鸾,三为慈善事业者张子宜(此话由于右任传出,故以于右任说)。
此后,陕西慈善第一人张子宜和他的慈善事业备受世人瞩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林森(1868~1943)图/@网络
张子宜(1881年5月24日—1964年12月13日),名典尧,字子宜(意为以尧舜为典范,以孔子为仪表,避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讳改仪为宜,即子宜),后以字行世。张子宜是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先驱,国民党元老,近现代民主革命先驱,革命家、教育家、实业家, 著名的慈善事业者,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先行者,陕西宗教界著名的爱国人士,杰出的基督教爱国主义者,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的先行者。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举兵讨袁。次年元月革命党人响应,在西安 “反袁(世凯)逐陆(建章)”策划和发动起义,张子宜是重要组织和领导者之一。他以西安精业染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联络通讯和存放武器机构,秘密联络胡景翼、于右任、景梅九等密谋讨袁,与李岐山、张渊、王绍文等2月在西安起义反袁,他被推举为行动组长,李虎臣来西安为其助手协助工作。景梅九拟讨袁檄文(时称讨袁第一檄文)。
中年时期的张子宜
陕西督军陆建章不时侦察李岐山和张子宜行踪,张子宜对李岐山说:君速行。遂雇轿车一辆,李岐山坐车内,张子宜坐辕上,出南门,送至三桥,李岐山下车西去,张子宜原路返回。
回来后不久,张子宜于民国五年(1916)2月22日夜在西安红十字会租住的宿舍家中(东大街原市中医医院处)被陆建章逮捕,押于西安西华门陆军监狱。在狱中百余日,因是主犯被加以镣铐,受严刑审讯,多次险遭杀头。革命党人在西安起义六次,均未成功。王绍文、张渊等陕西著名反袁十八烈士被杀。
同年5月初,胡景翼在富平兵变活捉陆绍文(陆建章之子)。下旬,张子宜经陕西著名辛亥革命先驱焦子静等营救出狱。与张子宜先后被捕入狱的三十多名西安起义主要人员,唯有张子宜一人出狱幸存。在监狱时,他说若能出狱,将毕生为民众谋福祉。不为官,不为钱,不为名,不为个人利益。他是陕西史称著名反袁十八烈士的战友,也是多次险被陆建章杀害的幸存者。
“反袁逐陆”胜利以后,为抚恤反袁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亲属,他与新任陕西督军陈树藩意见相左。屡次拒绝陈树藩封官许愿和给以钱财,专心致力社会慈善事业。追随郭希仁诸先生修河渠、办粥厂、救济难民,参加地方赈务工作,任陕西赈务会委员。
民国九年(1920)春,张子宜与张亚雄代表西安基督教青年会赴天津参加全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会后到北京游历,由石雨琴陪同参观龙泉寺佛教孤儿院,该院规模宏大,印染工艺成绩优良。又参观千佛寺贫儿院(系基督教主办),该院规模较小,人数不多,由于措施有力管理得当,孩子们精神状态很好,活泼可爱,给张子宜留下深刻印象。
上一篇:陕西省发布《行业用水定额》地方标准修订版
下一篇:陕西省拥有15所全国重点大学,高等教育水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