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千山万水 尽数水利家珍
没有参考经验,没有成熟技术方案,没有充足丰富数据资料,如此情况下开展全国水利普查,对所有的普查员来讲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2010年12月中旬的咸阳市淳化县,寒风瑟瑟,公路旁边巨型广告牌上显示着:平均温度2℃,晚间或有雨雪。
王世龙裹着厚厚的棉衣风尘仆仆的走进他的办公室,头发被风吹得有些零乱,双手合拢搓了搓便赶忙打开电脑,登上自己的QQ,QQ界面下角的“陕西水利普查交流群”闪烁不定,而他身后生锈发黄的暖气片却格外“冷静”。
王世龙是淳化县水利局副局长,也是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淳化县普查办主任。交谈中得知他刚从在杨凌示范区举办的陕西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省级综合培训班交流发言后匆忙赶回来筹办县里普查培训的。他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对笔者讲:“别看这个小小的QQ群,这是我们省上水利普查的‘远程诊所’,普查员在群里一提问,马上就有专家老师出来解惑,一切‘疑难杂症’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处理,现在群里面的200多名群员都亲如一家。”
让王世龙最兴奋的不是大家都叫他“王老师”,而是新的国务院水利普查大纲采纳了他的三条关于灌溉面积、雨水积蓄利用、水保普查的概念界定建议。他认为,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就是一次“临床试验”,是检验普查大纲是否合理适用的“试验田”,实验的成果直接关系着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成败。所以,他想得最多的也是如何在普查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完善普查方案,使方案更科学,更有效。
“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做的农业区划工作对水利设施进行了一次摸底,30年过去了,经济社会变化巨大,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水利家底也搞不清,通过这次普查就能彻底摸清,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本县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王世龙介绍说。
首次在全国搞水利普查,毫无经验可借鉴,被选定的试点省份和试点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到。在淳化县就活跃着一支“娘子军”,她们勇当水利普查的“先遣队”和“侦察兵”,为全国水利普查拓荒。魏芬芬就是这支“娘子军”中的一员。
在得知水利普查急需人手,魏芬芬就踊跃报名参加了。4月到8月是试点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天气最炎热的时期,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黄土高原的每一寸肌肤,低矮的草木失去了遮阴的功能,大地被蒸腾的冒着青烟。就这样,魏芬芬和她的队友每天有200公里颠簸的车程,30公里的山路,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在街上吃一碗荞面饸饹。同时,试点时正值三夏农忙时节,普查队员早上八点前准时乘车出发奔赴清查任务乡镇,利用农村吃饭的时间进行走访,在村干部、管理人员以及知情人劳作的田间地头调查。晚上,各个小组成员又聚到一起开个“碰头会”,核实当天的数据。大伙抱着宁可多记,不可漏报的信念,对有工程无资料的水工程从涉水部门逐个调查寻找项目“娘家”,对有名无工程或已报废的工程进行核减。当地老百姓戏称我们是“走遍淳化数家珍”。
然而,8月中旬的一个午后,正在忙于整理普查数据的魏芬芬接到家人的电话,告知自己不到两岁的孩子突发高烧昏迷。魏芬芬把情况告知领导后,特批她一星期假期回家照顾孩子。第三天,办公室里又见到了魏芬芬忙碌的身影。
“娃得了小儿疝气,当时情况特别紧急,如果不立即做手术就会危及娃的生命,当时我们一家都急坏了,幸亏医生连夜给孩子作了手术。”魏芬芬说着眼角早已湿润。孩子病情稍微好转,她便把孩子送到孩子奶奶家,又在单位忙开了。
在长达4个月的连续奋战中,天生爱美的女孩子们晒黑了,晒哭了,累倒了,可是她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在她们之中不乏许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
经过长达半年的盘点,淳化县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将淳化的普查经验在全省进行了推广。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收获了信心,我们更有决心打赢这场战斗。”这是所有普查人员共同的心声。
抽兵点将工作首战告捷
2010年,一场看不见重型机械轰鸣参战却影响着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普查战役在三秦大地上首战告捷。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被国务院列为水利普查试点省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普查机构,省政府迅速成立了以姚引良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办公厅、水利厅、统计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省级1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陕西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近40名专业技术人员专职从事水利普查工作。各市县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夯实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普查试点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高效推进。
文章来源:《陕西水利》 网址: http://www.sxslzz.cn/qikandaodu/2021/0401/739.html
上一篇:陕西水利杂志社年科技论文征稿启事
下一篇:诚信达杯水与人生征文大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