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陕西水利
主办:陕西省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ISSN:1673-9000
CN:61-1109/TV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8714
期刊分类:水利建筑
期刊热词:
水资源,水利工程,引水工程,下坂地水库,水土保持,水库,泵站,水利建设,水利,黄土,水库,水利工程,灌区,水资源,水利,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水电站,施工技术,除险加固,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陕西首座现代铁桥修建记

来源:陕西水利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4 13: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35年,陕西首座能够通行汽车的现代铁桥在褒谷鸡头关耸立,这也是陕西境内首条穿越秦岭的现代公路铁桥。要明白其中的全部意义,有必要把当时的社会背景略作回顾:西(安) 汉

1935年,陕西首座能够通行汽车的现代铁桥在褒谷鸡头关耸立,这也是陕西境内首条穿越秦岭的现代公路铁桥。要明白其中的全部意义,有必要把当时的社会背景略作回顾:西(安) 汉(中) 公路首议于1931年。其时距“辛亥革命”刚20年,封建帝制被推翻,其延续数千年之久,包含邮传、军递、接待、食宿诸多功能的邮驿制度也随之土崩瓦解。

这时,火车、汽车已经传入中国。过去的驿道,尤其陕西境内穿越秦巴大山,鸟道摩天,只能通行骡马、挑夫的古栈道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修筑公路势在必行。

时处于军阀混战与大旱之中的陕西,在杨虎城将军的主政下,也于1929年成立省公路局。1931年,派柳民均为总工程师,勘查西安至汉中公路,终因经费等诸般问题搁浅。

1932年,第一次“淞沪抗战”爆发,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科学家钱学森之岳父)提醒蒋介石:中日必有一战,要警觉日寇模仿800年前蒙古铁骑灭南宋的路线,即由山西打过潼关,翻越秦岭,占领汉中,再攻四川与湖北,彼计若成,亡国无疑。必须采取抗战军力“深藏腹地”,建立以陕西、四川、贵州三省为核心,甘肃、云南、新疆为根据地的策略,拖住日寇,打持久战,等候英美参战,共同对敌,方能最后胜利。

史如明镜,高悬可鉴。故修筑西汉公路实为建设后方抗战核心的根本之举,且迫在眉睫。于是,由中央直接拨款修建,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工程人员也由“中央经委会”公路处长赵祖康亲自挂帅,从全国数省工程局调集在公路界崭露头角、已有名声的一批人员:吴必治、孙发端、张昌华、张佐周、张鸿逵、鲍必昕、李树阳、李善梁、刘承先、刘树升等。他们或有修筑沪杭、杭徽等多条干线的施工经验,或刚从欧美留学归来,英姿勃发,满怀一腔报国激情。一时间,真可谓老少咸集,群贤毕至,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称雄数千年的古栈道将从他们的手中进入一个划时代的阶段。

西汉公路,由于西安至宝鸡原有大车道可资利用,所以实际兴建的是宝鸡至汉中的公路。全程254公里,除宝鸡至益门镇5公里与褒谷口至汉中15公里为平路外,其余234公里皆在秦岭崇山峻岭之中,工程之艰巨可以想见。

首战为测量、设计、放线。全国经委会公路处长赵祖康升帐点将,任命吴必治为西汉公路总工程师,下辖三段。1934年6月23日,由宝鸡渭河南岸施测,在杨家湾渡河,直指秦岭,揭开这场攻坚战的序幕。

时值酷暑,风云多变,非雨即雾,平添障故。测设虽基本沿早先驿道进行,但驿道多狭窄,年久失修,且多沿溪而上,即便陡险,人马亦可攀缘。公路则需宽阔平整,上山纵坡一般不超过5%,故需盘旋而上,完全离开驿道进入丛林,其艰难险阻非身临其境不可体会万一。

1934年7月5日,第三测设队在张佐周、刘承先带领下,正式从留坝西门实施测定放线,基本沿发源于紫柏山的紫荆河前进,谓之沿溪线。沿途虽无需翻越大的山岭,但需经画眉关、武休关、飞仙沟、观音碥、鸡头关等处关隘。

如何避开这些雄关漫道、溪流洪水,选择最佳路线,颇费斟酌。重要的是公路经褒谷口时,面与东汉开凿的古石门处于同一平面,石门从开凿始,历代镇守使吏、往来墨客便有题咏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山崖,内容多与石门开凿、道路兴筑与维修水利相关,有极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批摩崖石刻中,汉代石刻即达八块,为国内仅见,曹魏与北魏石刻各一,宋代石刻有三,构成我国从汉魏到唐宋的书法真迹,又成为研究汉字及书法演变与发展的信史。

所以石门石刻早在唐宋便为古人珍视。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其《金石录》中曾收多篇石门石刻;欧阳修、苏轼、文同等都曾热衷于此并留有文字;清代力主变革的康有为称《石门铭》为“书中仙品”;清代学者杨守敬把石门石刻拓片带去日本,震撼了日本朝野,至今被日本书道院列为必修经典;我国最早出版的辞书《辞海》二字便取自《石门颂》;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也曾临摹过《石门铭》,并说:“《石门铭》书法太好,我们今后就提倡《石门铭》吧!”

这批珍贵石刻,与古栈道遗迹、石门隧洞、萧何堰故址融为一体,相互辉映,形成一座举世公认的艺术宝库。因在幽谷,历2000年之久而基本无损。倘若施工,古迹定会被破坏殆尽。

但是,由于担任此段线路测量、设计、施工的一位工程师全力保护,不仅没有伤及文物,还修建了秦岭历史上第一座现代铁桥。为澄清这段历史烟尘,1995年冬,笔者专程前往上海,采访了这位有大功于国家现代交通和文物古迹的可敬老人。

文章来源:《陕西水利》 网址: http://www.sxslzz.cn/qikandaodu/2021/0214/675.html

上一篇: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下一篇: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探讨